【烽火连三月什么意思】一、
“烽火连三月”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一诗,原句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描绘了战乱频繁、战火不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亲人离散的深切忧虑。
“烽火”是古代战争中用来传递警报的信号,通常指战事;“连三月”表示战事持续了三个月之久,强调时间之长,也暗示局势的严峻。整句的意思是:战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一封家书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
在现代语境中,“烽火连三月”常被用来形容长期的战乱或紧张局势,也可引申为某种持续不断的冲突或压力。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说明 |
烽火 | 古代用于传递战事警报的信号,象征战争 | 《春望》 | 表示战乱频繁 |
连 | 持续、接连 | 《春望》 | 强调时间的延续性 |
三月 | 三个月,表示时间长度 | 《春望》 | 突出战事持续时间长 |
家书 | 家人的信件 | 《春望》 | 象征亲情与思念 |
抵万金 | 比万两黄金还贵重 | 《春望》 | 形容家书的珍贵与稀少 |
三、延伸理解
“烽火连三月”不仅是一句古诗中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反映了古代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在今天,虽然不再有烽火狼烟,但“烽火连三月”依然可以用来比喻社会动荡、信息闭塞或人际关系紧张等情境。
通过了解这句诗的背景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欣赏古典文学的魅力,也能从中体会到古人对生活、家国的情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