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病历的正确步骤】在医疗纠纷或法律程序中,病历作为重要的证据材料,其真实性、完整性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病历不被篡改、丢失或误用,医疗机构通常会采取“封存病历”的措施。以下是封存病历的正确步骤总结。
一、封存病历的正确步骤(总结)
1. 确认封存原因
在发生医疗争议、患者投诉、疑似医疗事故等情况时,由相关责任部门或负责人决定是否需要对病历进行封存。
2. 通知相关人员
封存前应通知患方、医院相关部门(如医务科、护理部等)以及必要时的第三方(如司法鉴定机构或卫生行政部门)。
3. 准备封存材料
准备好需要封存的病历资料,包括纸质病历和电子病历(如有),并确保其完整无缺。
4. 现场封存
在双方在场的情况下,由医务人员与患方共同确认病历内容后,使用专用封条进行密封,并在封条上签字、注明日期。
5. 记录封存过程
封存过程中应有专人记录,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封存内容等信息,并形成书面记录。
6. 妥善保管
封存后的病历应由指定的保管单位(如医院档案室、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统一保存,不得擅自拆封或更改。
7. 解封流程
如需解封,必须由原封存单位或有权机关批准,并由双方共同在场完成。
二、封存病历操作流程表
步骤 | 操作内容 | 责任人 | 备注 |
1 | 确认封存原因 | 医疗管理部门 | 需有明确依据 |
2 | 通知相关人员 | 医务科 | 包括患方、医护人员 |
3 | 准备病历材料 | 病案管理人员 | 纸质+电子病历 |
4 | 现场封存 | 双方代表、医务人员 | 使用标准封条 |
5 | 记录封存过程 | 监督人员 | 形成书面记录 |
6 | 妥善保管 | 档案室/指定单位 | 不得随意变动 |
7 | 解封流程 | 有权机关 | 需经审批 |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保障病历的安全性和法律效力,避免因病历问题引发更大的争议或法律责任。在实际操作中,建议遵循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确保流程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