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葬志原文及翻译】《寒花葬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悼念亡妾的散文,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作者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本文将对该文进行原文呈现、翻译整理,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便于理解与查阅。
一、原文
> 寒花葬志
> 韩愈
余始归韩氏,时年二十三。有女奴曰寒花,年十五,善歌舞。余性不喜声乐,每见之,则笑而不言。其后数岁,余出使岭南,寒花随行。既至,寒花病,不能行。余怜之,留于馆中。未几,寒花卒。余哀之,为之志其墓,曰:
> “寒花者,韩氏之婢也。年十五,善歌舞,性柔婉。余初娶,得之于市。虽不善言,然心甚爱之。今死矣,痛哉!”
> 后数年,余再娶,又生子,然未尝忘寒花。每思之,泪下不止。呜呼!人之生死,岂可逆料?悲夫!
二、翻译
我最初嫁入韩家时,年纪才二十三岁。家里有一个女仆叫寒花,年龄十五岁,擅长歌舞。我性格不喜欢音乐和娱乐,每次看到她,只是笑着不说话。几年之后,我被派往岭南任职,寒花也跟着去了。到了那里,寒花生病了,无法继续前行。我心疼她,就让她留在馆舍里养病。没过多久,寒花去世了。我非常悲伤,为她写下了墓志铭,写道:
“寒花,是韩家的婢女。十五岁,擅长歌舞,性格温柔。我刚结婚时从市场上买来她。虽然她不善言辞,但我内心很喜爱她。如今她死了,真是令人悲伤啊!”
几年之后,我又娶了妻子,还生了孩子,但从未忘记寒花。每当想起她,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唉!人生的生死,谁能预料呢?真令人悲哀啊!
三、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寒花葬志》 |
作者 | 韩愈(唐代) |
写作背景 | 作者因怀念早逝的婢女寒花而作,表达对她的哀思 |
内容概要 | 记述寒花的身世、性格、陪伴经历及去世后的哀悼之情 |
情感基调 | 悲伤、怀念、无奈 |
写作手法 | 简洁朴实,情感真挚,以记叙为主,夹杂抒情 |
文学价值 | 展现古代女性命运,体现作者对生命的感慨与人性关怀 |
翻译要点 | 原文古雅,翻译时注意保留原意,同时使现代读者易于理解 |
四、结语
《寒花葬志》虽篇幅短小,却情感深沉,展现了韩愈在个人生活中的细腻情感。通过这篇作品,我们不仅了解了寒花这个人物的命运,也感受到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文章语言朴素,却富有感染力,是研究唐代散文与人性关怀的重要文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