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中之物是什么意思】“池中之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池塘中的东西”,但其实际含义远不止于此。它常用来比喻那些处于被控制、被限制或无法自由发展的状态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在现代语境中也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虽然有才华,但因为环境或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施展抱负。
一、
“池中之物”最早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孤不度德量力,欲以区区之众,抗彼强敌,虽知其不可为,然犹未忍弃之,此所谓‘池中之物’也。”这里的“池中之物”指的是像鱼一样被困在池子里,无法自由活动。后世多用此比喻人或事物受到束缚,难以发展。
在现代使用中,“池中之物”常常带有贬义,表示某人或某事缺乏远大志向,只满足于现状,或者被某种环境所限制,无法突破自我。有时也用来形容某些人虽然有潜力,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发挥出来。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说明 |
成语来源 | 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原指被困在池中的鱼 |
字面意思 | 池塘中的东西,比喻被限制、无法自由发展的人或事物 |
现代含义 | 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受限于环境、条件,无法施展才华或追求理想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或描述某些人或组织缺乏进取心,满足于现状 |
贬义/褒义 | 多为贬义,有时也可中性使用 |
相关词语 | 井底之蛙、困兽犹斗、身不由己 |
典型例子 | 某公司员工长期在一个岗位上没有晋升机会,被说成“池中之物” |
三、结语
“池中之物”虽然是一个古老的成语,但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该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寻求成长和进步的空间。否则,就可能沦为“池中之物”,失去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