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红豆曲原文】《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作者曹雪芹通过这部作品描绘了封建社会的兴衰与人情冷暖。其中,“红豆曲”是《红楼梦》中一首极具情感色彩的曲子,出自贾宝玉之口,表达了他对林黛玉深切的思念与无法实现的爱情。这首曲子虽短,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红楼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
一、
“红豆曲”是《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贾宝玉在病中听到丫鬟们唱《红豆曲》后,有感而发所作的一段诗文。它以“红豆”象征相思之情,借古喻今,抒发了宝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整首曲子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体现了宝玉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二、红豆曲原文及解析
原文 | 注释与解析 |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 用“红豆”象征相思,表达无尽的思念之情;“春柳春花”则暗示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 |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 描述夜晚难眠,风雨交加,心中充满新旧交织的忧愁。 |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 表达内心的苦闷与身体的憔悴,连美食也无法下咽,面容消瘦。 |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 形容心事重重,夜长难耐,青山绿水依旧,但人心已乱。 |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使用“红豆”、“春柳”、“玉粒金莼”等意象,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
2. 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出宝玉内心深处的哀怨与无奈。
3. 语言优美:句式工整,音韵和谐,具有强烈的音乐美感。
四、结语
“红豆曲”虽为《红楼梦》中的一段小插曲,却以其深情的表达和优美的语言,成为全书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情厚意,也折射出作者对人生、爱情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读罢此曲,令人回味无穷,感受到《红楼梦》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