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钟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龙钟”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描述人的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状态。它不仅带有身体上的迟钝感,也常常带有一种无奈和沧桑的意味。在文学作品中,“龙钟”常用来形容老人步履蹒跚、言语迟缓的样子,具有较强的描写性和情感色彩。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 龙钟 |
拼音 | lóng zhōng |
词性 | 形容词 |
含义 | 形容人年老体弱、行动迟缓;也可形容事物陈旧、不灵活 |
出处 | 《世说新语》、《晋书》等古籍中常见 |
使用场景 | 文学描写、日常口语中描述老年人状态 |
近义词 | 衰老、迟缓、笨拙 |
反义词 | 精神焕发、灵活、矫健 |
二、详细解析
“龙钟”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世说新语·雅量》中提到:“老翁自谓少时,未尝有此龙钟之态。”这里的“龙钟”指的是年老后身体的不灵活与迟缓。
在现代汉语中,“龙钟”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较少出现在日常口语中。它不仅仅是指身体的衰老,有时也隐含着一种无奈、悲凉的情绪,尤其是在描写人物形象时,能增强文章的情感深度。
三、例句说明
1. 他年事已高,走路龙钟,让人不禁感慨时光飞逝。
2. 这台机器已经龙钟不堪,再用下去恐怕会出问题。
3. 老将军虽龙钟,但眼神依旧锐利,令人敬佩。
四、使用注意事项
- “龙钟”一般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不宜单独作主语。
- 在正式写作中应避免过度使用,以免显得生硬或不够自然。
- 与“龙钟”相近的词还有“佝偻”、“蹒跚”,可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更合适的表达。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龙钟”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词语,适用于需要表现人物状态或环境氛围的场合。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