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钟是指什么】“龙钟”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状态。这个词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形象感。在现代汉语中,“龙钟”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表达中,较少出现在日常口语中。
一、
“龙钟”原意是指身体衰老、动作迟缓,常用来形容老年人行动不便、精神不振的状态。该词最早见于古诗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偶作》中就有“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的诗句,虽未直接使用“龙钟”,但其意境与“龙钟”相近。在现代用法中,“龙钟”更多地被用作一种文学性的表达,强调人到晚年所表现出的疲惫与迟钝。
二、表格形式展示
词语 | 龙钟 |
拼音 | lóng zhōng |
释义 |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迟缓的状态 |
出处 | 多见于古代诗词,如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表达,较少用于日常口语 |
同义词 | 衰老、迟钝、蹒跚 |
反义词 | 精神焕发、矫健、灵活 |
常见搭配 | 龙钟老态、龙钟之躯、龙钟无力 |
三、拓展说明
“龙钟”一词虽然不常见,但在文学作品中却有着独特的表现力。它不仅描述了身体的衰老,也隐含了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在一些古文中,“龙钟”往往与“白发”、“垂暮”等词并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画面感。
此外,“龙钟”有时也用于形容事物的陈旧或状态的停滞,如“龙钟的机器”、“龙钟的制度”,这种用法虽然不如本义常见,但也体现了该词在现代语言中的延展性。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龙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岁月、衰老与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