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个人简历】秦桧(1090年-1155年),字会之,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出身于江南的士族家庭。他在北宋末年考中进士,后在宋金战争中被金军俘虏,归宋后逐渐掌握朝政大权,成为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其一生颇具争议,尤其因与金国议和、陷害忠良岳飞而备受后世批评。
一、秦桧生平简要总结
秦桧早年仕途顺利,曾参与北宋的科举考试并取得功名。靖康之变后,他被金军俘虏,并在金国生活多年。绍兴元年(1131年),他回到南宋,受到宋高宗赵构的信任,逐步进入朝廷核心。此后,他主张对金妥协,反对北伐,最终促成《绍兴和议》,使得南宋与金国达成和平协议。
然而,秦桧在政治上手段强硬,排除异己,尤其是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抗金名将岳飞,导致岳飞冤死,引发广泛不满。秦桧死后,其家族虽一度得势,但后世对其评价多为负面。
二、秦桧个人简历(表格)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秦桧 |
字 | 会之 |
出生年份 | 1090年 |
去世年份 | 1155年 |
籍贯 | 江南(今江苏、浙江一带) |
官职 | 参知政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
主要成就 | 推动与金国议和,促成《绍兴和议》 |
争议事件 | 陷害岳飞、排斥主战派、主张投降政策 |
后世评价 | 被视为奸臣、卖国贼,常与“奸佞”、“误国”等词联系在一起 |
典型言论 |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主张南北分治 |
家庭背景 | 出身士族,父亲秦禧曾任官职 |
三、结语
秦桧的一生是南宋政治风云的一个缩影。他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南宋的局势,但也因卖国求荣、迫害忠良而被后人唾弃。他的故事提醒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选择往往影响深远,而忠诚与责任始终是衡量一个政治人物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