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存货是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然而,由于市场波动、产品更新换代或需求变化等因素,存货的价值可能会下降,导致其账面价值高于可变现净值。为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这种情况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一、什么是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企业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后,若发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则需计提的损失准备。这一准备金用于调整存货的账面价值,使其更贴近实际市场价值,从而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原则
1.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当存货的预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和销售费用后的金额低于其成本时,应计提跌价准备。
2. 持续下跌趋势:若存货价格长期处于下跌趋势,即使未达到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标准,也应考虑计提跌价准备。
3. 特定用途存货:对于有特定用途的存货(如专用于某项目),即使其市价高于成本,也应按预计售价计算可变现净值。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方法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
方法 | 说明 | 适用情况 |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 按照存货的成本与市价中的较低者入账 | 适用于大多数企业 |
可变现净值法 | 根据预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将发生的成本及销售费用后的金额 | 更精确,适用于特定存货 |
历史成本法 | 仅按历史成本入账,不考虑市价变动 | 不推荐使用 |
四、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
影响方面 | 具体表现 |
资产负债表 | 存货账面价值减少,所有者权益相应下降 |
利润表 | 计提跌价准备会增加当期费用,降低利润 |
税务处理 | 部分国家允许税前扣除跌价准备,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
五、案例分析
假设某公司库存商品A成本为100万元,当前市价为85万元,预计销售费用为5万元。则其可变现净值为80万元(85 - 5)。由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应计提跌价准备20万元。
项目 | 金额(万元) |
存货成本 | 100 |
可变现净值 | 80 |
应计提跌价准备 | 20 |
六、总结
存货跌价准备是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准确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提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并合理计提跌价准备,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