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编年体史书,由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这部书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为宗旨,旨在通过历史的记载来为统治者提供借鉴和参考,因此得名《资治通鉴》。
全书共294卷,约300万字,历时19年完成,涵盖从战国至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其内容详实、结构严谨,不仅记录了重大历史事件,还对人物、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思想深度。
《资治通鉴》简要介绍表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资治通鉴》 |
作者 | 司马光(北宋) |
编撰时间 | 公元1066年—1084年 |
体例 | 编年体史书 |
起止年代 | 战国(公元前403年)至五代(公元959年) |
总卷数 | 294卷 |
字数 | 约300万字 |
主旨 |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特点 | 内容详实、结构清晰、注重历史教训 |
影响 | 对后世史学、政治、文学影响深远 |
《资治通鉴》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也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著作。它强调以史为鉴,帮助人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历史认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