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葛亮有关的俗语典故和诗句】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千古贤相”之一。他不仅在政治、军事上有卓越成就,还因其智慧、忠诚和人格魅力,在后世留下了大量俗语、典故和诗词。以下是对与诸葛亮相关的俗语、典故及诗句的总结。
一、与诸葛亮相关的俗语
俗语 | 含义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比喻人多智慧多,集体智慧胜过个人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形容尽心尽力,直至生命结束 |
既生瑜,何生亮 | 周瑜感叹自己与诸葛亮同世,才华难敌 |
孔明借箭 | 指利用他人之物或计谋取得利益 |
草船借箭 | 诸葛亮用计从曹操处获得十万支箭 |
空城计 | 诸葛亮在兵力不足时以智退敌 |
二、与诸葛亮相关的典故
典故 | 出处/背景 |
三顾茅庐 |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其出山辅佐 |
七擒孟获 |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七次擒获孟获 |
六出祁山 | 诸葛亮多次北伐曹魏,出兵祁山 |
白帝托孤 | 刘备临终前将幼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
木牛流马 | 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用于军粮运输 |
锦囊妙计 | 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计策,关键时刻使用 |
三、与诸葛亮相关的诗句
诗句 | 出处/作者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杜甫《蜀相》 |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秋。” | 杜甫《咏怀古迹》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 杜甫《八阵图》 |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 陆游《书愤》 |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望酬三顾。” | 《三国演义》开篇词 |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 诸葛亮《诫子书》(虽非诗句,但广为流传) |
总结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不仅是军事家、政治家,更是一个文化符号。他的智慧、忠诚与人格魅力深深影响了后世,形成了丰富的俗语、典故和诗词。这些内容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历史地位,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智慧与忠义的推崇。通过了解这些内容,我们不仅能更好地认识历史人物,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