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吕不韦有关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吕不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商人,曾担任秦国的丞相,对秦朝统一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以一部《吕氏春秋》闻名于世。然而,关于他的故事中,有一个成语与他密切相关,这个成语就是“一字千金”。
一、成语来源
“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相传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了一部名为《吕氏春秋》的书籍,内容涵盖了诸子百家的思想,试图为秦国提供治国之道。书成之后,吕不韦将其公布于咸阳城门,并悬赏:如果有能增减一字的人,赏金千两。
结果,无人敢动其一字,于是后人便用“一字千金”来形容文章或字句极其珍贵,价值极高。
二、成语释义
成语 | 一字千金 |
拼音 | yī zì qiān jīn |
出处 | 《史记·吕不韦列传》 |
释义 | 形容文字或文章极其珍贵,价值极高。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文学作品、书法作品等的价值极高。 |
近义词 | 字字珠玑、价值连城 |
反义词 | 一文不值、微不足道 |
三、历史背景补充
吕不韦原本是商贾出身,凭借精明的头脑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他投资了秦国公子异人(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助其登上王位,因此被封为丞相,权倾一时。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思想影响力,他组织门客编写《吕氏春秋》,试图融合各家学说,形成一套完整的治国理念。这部书在当时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也反映了吕不韦的博学多才。
四、总结
“一字千金”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吕不韦对文化的重视,也展示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它不仅是对《吕氏春秋》的高度评价,也成为后世用来形容文字价值的重要典故。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不仅能了解吕不韦的历史地位,还能感受到古代文化中对文字和思想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