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配享太庙什么意思

2025-09-15 09:30:23

问题描述:

配享太庙什么意思,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09:30:23

配享太庙什么意思】“配享太庙”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词语,常用于描述对历史人物或功臣的高度褒奖。在古代,皇帝去世后,其牌位会被供奉在太庙中,以示尊崇。而“配享太庙”则指某些功臣或重要人物,在生前或死后被允许与皇帝一同享受祭祀,象征着极高的荣誉和地位。

以下是对“配享太庙”一词的详细解读:

一、基本含义总结

项目 内容
含义 指功臣或重要人物被允许与皇帝一同在太庙中受祭,象征极高荣誉
起源 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中的礼制,源于周代
太庙 皇帝祭祀祖先的宗庙,是皇家祭祀的核心场所
配享 指与皇帝一同受祭,表示地位等同或接近皇帝
常见对象 功臣、皇后、皇太后、贤臣等

二、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

“配享太庙”最早可追溯至周代,当时天子祭祀祖先时,会将有功之臣的牌位一同供奉于太庙之中。这种做法不仅是一种礼制上的认可,也具有政治象征意义,表明该人物对国家有重大贡献,值得后人敬仰。

在汉唐以后,“配享太庙”逐渐成为一种制度化的荣誉,常见于开国功臣、辅政大臣、贤德皇后等。例如:

- 汉朝:韩信、萧何等人曾被追封为“配享太庙”。

- 唐朝:房玄龄、杜如晦等名臣因功高盖世,死后被赐予此殊荣。

- 明朝:徐达、刘伯温等开国功臣也被列入配享太庙之列。

三、文化意义

1. 象征地位:配享太庙意味着该人物的地位与皇帝相提并论,是一种极高的政治与道德认可。

2. 激励后人:通过表彰功臣,鼓励后人效仿,维护统治秩序。

3. 历史记忆:配享太庙的人物往往成为历史上的重要符号,影响后世对他们的评价。

四、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配享太庙”已不再局限于古代宫廷制度,有时也用于比喻某人因其卓越贡献而被后人铭记或纪念。例如:

- “他一生清廉为民,堪称‘配享太庙’的典范。”

- “这位科学家的成就足以让他‘配享太庙’。”

五、小结

“配享太庙”是中国古代一种极为尊贵的荣誉制度,代表着对功臣或贤者的高度肯定。它不仅是政治权力的象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制与价值观。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