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金石可镂的出处】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的《劝学》篇。该句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性,指出如果中途放弃,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无法折断;但如果坚持不懈,即便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能被雕刻成功。
在古代,学习被视为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荀子通过这句话鼓励人们要有毅力和恒心,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就。这句话不仅在古代广为流传,在现代也常被用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
二、出处与解析表格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荀子·劝学》 |
作者 |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 |
原文句子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字面意思 | 如果中途停止雕刻,即使是朽木也无法折断;如果坚持不懈地雕刻,即使是金石也能被镂刻。 |
寓意 | 强调“坚持”的重要性,说明做事要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鼓励学习、工作或人生道路上的坚持与努力。 |
现代引用 | 在教育、励志演讲、写作中广泛引用,作为坚持精神的象征。 |
三、结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仅是荀子对学习态度的深刻阐述,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持之以恒”精神的体现。它提醒我们,无论面对何种挑战,只要不轻言放弃,终将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