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原文】《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经典之一,相传为太上老君(老子)所传,内容以劝善惩恶、强调因果报应为核心思想。其文辞简练,寓意深远,历来被视为修身养性、行善积德的重要典籍。
一、
《太上感应篇》通过列举各种善行与恶行,说明人的一言一行皆有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文中强调“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即人的命运由自身行为决定。全篇以“善”为根本,提倡敬天爱人、忠孝节义、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
文章结构清晰,分为多个段落,每段讲述一种行为的后果,并指出相应的善报或恶果。语言朴实,但蕴含深刻哲理,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核心内容表格
内容类别 | 行为描述 | 善报 | 恶报 |
敬天爱人 | 尊敬天地,关爱他人 | 得天佑,福寿延年 | 受天谴,灾祸临身 |
忠孝节义 | 忠于国家,孝顺父母,守节守义 | 家庭和睦,事业顺利 | 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
诚实守信 | 说话真实,遵守承诺 | 获得信任,受人尊敬 | 被人轻视,信誉丧失 |
不杀生 | 爱护生命,不滥杀无辜 | 长寿多福 | 多病短命,不得善终 |
不淫欲 | 自重自律,不贪色欲 | 心安理得,家庭幸福 | 心神不安,妻离子散 |
不偷盗 | 勤劳致富,不取非分之财 | 财源广进,家道兴旺 | 财物损失,贫苦潦倒 |
不妄语 | 言语谨慎,不说谎话 | 为人正直,受人敬重 | 被人诽谤,失信于人 |
不嫉妒 | 心胸开阔,不因他人成功而生怨 | 心平气和,得人相助 | 心怀怨恨,众叛亲离 |
三、结语
《太上感应篇》虽为古代经典,但其倡导的道德观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人生在世,应常怀善念,行善积德,方能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外在的福报。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皆需以“善”为本,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圆满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