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目结舌的意思】“张目结舌”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遇到意外、惊讶或紧张的情况下,因情绪激动而说不出话来,甚至嘴巴张开却无法发出声音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震惊或恐惧中的呆滞反应。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张目结舌 |
拼音 | zhāng mù jié shé |
出处 | 《汉书·霍光传》:“人主之性,莫不欲安,然其势不得安,故张目结舌而不能言。” |
释义 | 形容因惊吓、惊讶或紧张而说不出话来,嘴巴张开却无法发声。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在突发事件或极端情绪下的反应,常带有夸张的修辞色彩。 |
近义词 | 目瞪口呆、哑口无言、瞠目结舌 |
反义词 | 威风凛凛、能言善辩、口若悬河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突发事件:比如看到一场车祸发生,人们可能“张目结舌”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2. 惊人消息:听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时,可能会“张目结舌”,一时说不出话来。
3. 极度恐惧:在面对危险或恐怖场面时,人可能会“张目结舌”,完全失去语言能力。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 “张目结舌”强调的是“说不出话”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惊讶”。如果只是表示“惊讶”,可以用“目瞪口呆”更贴切。
- 此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与“瞠目结舌”混淆,虽然两者意思相近,但“张目结舌”更强调“张嘴说不出话”。
四、总结
“张目结舌”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常用于描写人在极端情绪下的反应。它不仅体现了语言表达的缺失,也反映了心理上的震撼与不安。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适当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