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计的计名都有哪些】《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军事策略的经典著作,其内容源于《孙子兵法》的智慧,并结合了历代战争经验总结而成。全书共分为六套计谋,每套六计,共计三十六计。这些计策不仅在古代战争中广泛应用,在现代管理、商业竞争甚至人际交往中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下是对“36计”的完整计名进行整理与总结:
一、三十六计计名总览
序号 | 计名 | 类别 |
1 | 背水一战 | 兵力部署 |
2 | 围魏救赵 | 战略转移 |
3 | 声东击西 | 骗术战术 |
4 | 以逸待劳 | 防御策略 |
5 | 攻其不备 | 突袭战术 |
6 | 出其不意 | 突袭战术 |
7 | 顺手牵羊 | 乘虚而入 |
8 | 金蝉脱壳 | 诱敌之计 |
9 | 欲擒故纵 | 诱敌深入 |
10 | 抛砖引玉 | 诱敌之计 |
11 | 借刀杀人 | 间接打击 |
12 | 趁火打劫 | 利用混乱 |
13 | 偷梁换柱 | 暗中替换 |
14 | 指桑骂槐 | 借题发挥 |
15 | 釜底抽薪 | 根本打击 |
16 | 浑水摸鱼 | 利用混乱 |
17 | 调虎离山 | 引蛇出洞 |
18 | 假道伐虢 | 以借为攻 |
19 | 偷天换日 | 伪装手段 |
20 | 假戏真做 | 欺骗战术 |
21 | 走为上计 | 退避策略 |
22 | 声言示弱 | 伪装实力 |
23 | 以少胜多 | 以智取胜 |
24 | 以强胜弱 | 实力压制 |
25 | 以弱胜强 | 智慧取胜 |
26 | 以奇制胜 | 出其不意 |
27 | 以正合,以奇胜 | 正奇结合 |
28 | 虚虚实实 | 欺骗战术 |
29 | 实实虚虚 | 欺骗战术 |
30 | 敌进我退 | 避敌锋芒 |
31 | 敌退我进 | 追击战术 |
32 | 敌疲我打 | 伺机反击 |
33 | 敌乱我打 | 利用混乱 |
34 | 敌强我弱 | 避敌锋芒 |
35 | 敌弱我强 | 主动出击 |
36 | 敌众我寡 | 以智取胜 |
二、三十六计的分类说明
三十六计大致可以分为六类,分别是:
1. 胜战计(前六计):强调主动进攻,占据优势。
2. 敌战计(次六计):面对敌人时的应对策略。
3. 攻战计(再六计):针对敌方弱点进行攻击。
4. 混战计(再次六计):利用混乱局面取得优势。
5. 败战计(最后六计):在劣势情况下采取的策略。
6. 其他计策:部分计策属于综合运用或特殊情境下的策略。
三、结语
三十六计不仅是古代战争中的智慧结晶,更是现代人处理复杂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了解这三十六种计策,我们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分析局势、制定策略、规避风险。无论是职场竞争、人际沟通还是个人成长,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和帮助。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计的具体含义及历史背景,可参考相关典籍或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