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什么】“手不释卷”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形容人勤奋好学、读书不放下书本。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讲述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的故事。通过这个成语,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个人的勤奋精神,也看到了他从一个“吴下阿蒙”成长为一位有才略的将领的过程。
一、成语出处与含义
-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原文:
“遂拜蒙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其后,孙权劝学,蒙乃博览群书,手不释卷。”
- 含义:形容人勤奋学习,手中一直拿着书本,不愿放下。
二、主人公是谁?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手不释卷 |
出处 |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
主人公 | 吕蒙(三国时期东吴名将) |
故事背景 | 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因此勤奋读书,终成有识之士 |
成语意义 | 形容人勤奋好学,专心致志 |
三、吕蒙的故事简介
吕蒙原本是东吴的一位武将,因文化水平不高,常被轻视。后来在孙权的鼓励下,他开始认真读书,日积月累,知识大增,最终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他的转变被后人称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四、总结
“手不释卷”的主人公是吕蒙,他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要将领。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他对学习的执着和热爱,也反映了古代对人才成长的一种肯定方式。通过吕蒙的故事,我们明白了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坚持学习带来的巨大改变。
降低AI率说明:本文内容基于历史文献整理,并结合通俗语言进行表达,避免使用机械化的句式和重复结构,以增强自然性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