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两袖什么意思】“清风两袖”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官清廉、不贪钱财、生活简朴。这个成语源自明代诗人于谦的《入京》诗:“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文钱。”意思是说,他带着清风和两袖(即空手)去京城任职,没有带走江南的一文钱,表达了他廉洁自律、不谋私利的高尚品德。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清风两袖 |
拼音 | qīng fēng liǎng xiù |
出处 | 明·于谦《入京》 |
含义 | 形容为官清廉,不贪财,生活简朴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官员或他人廉洁自律的品质 |
二、成语来源与背景
“清风两袖”最早出自明代名臣于谦的诗作《入京》。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忠诚正直、清廉自律著称。他在诗中写道:
>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 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文钱。”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当时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为官清廉、不取民财的决心。
三、成语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赞美官员 | 这位领导清风两袖,深受百姓爱戴。 |
描述生活态度 | 他一生清贫,过着清风两袖的生活。 |
文学作品中 | 作者在书中塑造了一个清风两袖的清官形象。 |
四、成语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不取分文 |
反义词 | 贪污受贿、中饱私囊、鱼肉百姓 |
五、总结
“清风两袖”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一种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它源于古代文人的诗句,经过历史的沉淀,成为中华文化中对清官廉吏的一种高度赞扬。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底线,保持廉洁自律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