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兽犹斗的意思】“困兽犹斗”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之良人乎?”意思是:被围困的野兽,还会拼死挣扎;比喻在绝境中的人或势力,仍然会拼命反抗。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走投无路时,仍不放弃抵抗的精神状态。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困兽犹斗 |
拼音 | kùn shòu yóu dòu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释义 | 被围困的野兽,仍会拼死挣扎。比喻人在绝境中仍不放弃抵抗。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或组织在面临困境时的顽强精神。 |
近义词 | 垂死挣扎、背水一战、孤注一掷 |
反义词 | 顺从妥协、束手就擒、知难而退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困兽犹斗”最早出现在《左传》,原意是描述被困的野兽在生死关头仍会奋力反抗,后来逐渐引申为对人类行为的比喻。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在逆境中的英勇表现,也用于批评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历史事件 | 面对强敌,他虽势单力薄,但仍如困兽犹斗,誓死不降。 |
文学作品 | 小说中主角在被追捕时,依然表现出困兽犹斗的勇气。 |
现实生活 | 公司濒临倒闭,老板仍像困兽犹斗般努力寻找出路。 |
四、总结
“困兽犹斗”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人在面对绝境时的不屈不挠,既有悲壮感,也有激励意义。在不同语境中,它可以表达不同的态度——有时是褒义,赞扬人的顽强意志;有时则是贬义,批评盲目挣扎的行为。
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合理运用“困兽犹斗”,能让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