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北楼翻译及注释】《金城北楼》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诗,描绘了他在边塞地区登高远望时的所见所感。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边塞风光的赞美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一、诗歌原文:
> 金城北楼
> 北楼西望满晴空,
> 沙碛茫茫万里风。
> 羌笛一声吹落日,
> 西山犹照汉家宫。
二、
这首诗通过描写金城(今甘肃兰州)北楼上所见的壮阔景象,展现了边塞地区的辽阔与苍凉。诗人借景抒情,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历史兴衰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三、翻译与注释
原文 | 翻译 | 注释 |
北楼西望满晴空 | 向北楼西边望去,天空一片晴朗 | “北楼”指金城的北楼,“西望”表示向西方眺望,展现开阔视野 |
沙碛茫茫万里风 | 沙漠广阔无边,万里风声呼啸 | “沙碛”指沙漠,“茫茫”形容广阔,“万里风”表现风势强劲,突出边塞的荒凉 |
羌笛一声吹落日 | 羌族的笛声在夕阳中响起 | “羌笛”是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使用的乐器,象征边塞风情,“吹落日”渲染出一种苍凉氛围 |
西山犹照汉家宫 | 西山仍映照着汉朝的宫殿 | “西山”指远处的山峦,“汉家宫”暗指昔日的辉煌,表达对历史的追忆 |
四、创作背景简述:
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多描写边疆风光和军旅生活。《金城北楼》写于他赴任边地期间,通过登楼远望,抒发了对边塞风光的热爱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汉家宫”一词,暗示了他对中原文化的怀念与认同。
五、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沙碛”、“羌笛”、“落日”等意象营造出浓郁的边塞氛围。
- 情感深沉:虽写景,却蕴含着对历史、人生、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 语言凝练:四句诗言简意赅,意境开阔,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六、结语:
《金城北楼》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不仅展现了唐代边地的风貌,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悟。其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使其成为研究边塞诗的重要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