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山药介绍】白玉山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食材,因其洁白如玉的外观而得名。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健脾养胃、补肺益肾等功效。下面将对白玉山药的基本信息、营养成分、食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总结。
一、白玉山药简介
白玉山药,又称淮山、薯蓣,是薯蓣科植物的块茎部分。其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常用于调理脾胃虚弱、肺虚咳嗽、肾虚腰酸等症状。在日常饮食中,白玉山药可煮粥、炖汤或炒食,口感软糯,营养丰富。
二、白玉山药的主要特点
特点 | 内容 |
学名 | Dioscorea opposita |
别名 | 淮山、薯蓣、山芋 |
外观 | 白色或淡黄色,表皮光滑,质地坚实 |
性味 | 性平,味甘 |
归经 | 脾、肺、肾经 |
功效 | 健脾养胃、补肺益肾、固精止带 |
三、营养成分分析
白玉山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主要包括:
成分 | 含量(每100g) |
碳水化合物 | 约16g |
蛋白质 | 约1.5g |
膳食纤维 | 约3g |
维生素C | 约20mg |
钾 | 约400mg |
钙 | 约13mg |
铁 | 约0.5mg |
胡萝卜素 | 约0.07mg |
此外,白玉山药还含有黏液蛋白、多糖类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血糖水平。
四、常见食用方式
1. 白玉山药粥:将山药切片与大米同煮,适合早餐食用。
2. 山药炖鸡汤:搭配鸡肉、枸杞等食材,滋补效果佳。
3. 清炒山药片:简单调味后快炒,保留原味。
4. 山药泥:蒸熟后捣成泥,可加入牛奶或蜂蜜调制。
五、注意事项
- 白玉山药虽好,但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腹胀或消化不良。
- 脾胃虚寒者应适量食用,避免生冷。
- 过敏体质者初次食用时应注意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 烹饪前建议去皮,以减少黏液刺激口腔。
六、总结
白玉山药是一种兼具药用价值与食用价值的天然食材,尤其适合体质虚弱、食欲不振或需要调理身体的人群。合理食用不仅能补充营养,还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用方式,充分发挥其健康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