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花葬志原文及翻译】一、
《寒花葬志》是清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悼念亡妾的散文。文章以简洁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作者与寒花之间的点滴往事,表达了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哀思。全文情感真挚,语言平实,体现了归有光“文如其人”的写作风格。
本文通过原文与翻译对照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并结合表格形式进行梳理,便于学习与参考。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寒花者,婢也,姓王氏。 | 寒花是婢女,姓王。 |
其名曰寒花,年十五,始来侍余。 | 她的名字叫寒花,十五岁开始服侍我。 |
性柔婉,善为妇事。 | 性情温柔,擅长做家务。 |
余尝病,寒花昼夜不离左右。 | 我曾生病,寒花日夜不离左右。 |
每夜燃灯于床前,坐而待旦。 | 每晚在床前点灯,坐着等到天亮。 |
余感其意,遂许之。 | 我感动于她的心意,于是答应了她。 |
后数月,寒花病卒。 | 不久之后,寒花病逝。 |
余悲甚,为之作文以志之。 | 我非常悲伤,为此写文章来纪念她。 |
三、文章特点分析
1. 语言简练:归有光用词朴实,不加雕饰,体现出“文以载道”的风格。
2. 情感真挚:文中没有华丽辞藻,却字字动人,表现了作者对寒花的深情厚谊。
3. 结构清晰:文章从寒花的出身、性格、陪伴到去世,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
4. 主题深刻:通过一个婢女的命运,反映出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以及作者对人性的尊重与同情。
四、结语
《寒花葬志》虽短,却情深意长,是归有光散文中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是一篇悼亡之作,更是一篇反映人性光辉与真情实感的佳作。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超越阶级与身份的人性之美。
如需进一步探讨归有光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