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过且过的意思是什么】“得过且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生活或工作态度消极、缺乏进取心,只求暂时安稳,不思长远发展。这种态度往往表现为对困难和挑战的回避,满足于现状,不追求进步。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得过且过 |
拼音 | dé guò qiě guò |
释义 | 指人对事情采取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态度,只求暂时应付过去,不求深入或改进。 |
出处 | 出自《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若是一味得过且过,终久要吃大亏。”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随波逐流 |
反义词 | 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精益求精 |
二、用法与语境
“得过且过”多用于描述人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或处事方式。它通常带有贬义,表示一种消极、懒散的状态。
- 例句1:他工作总是得过且过,从不主动承担责任。
- 例句2:在压力面前,很多人选择得过且过,不愿面对现实。
三、常见误区
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得过且过”是“知足常乐”的表现,但实际上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项目 | 得过且过 | 知足常乐 |
态度 | 消极、被动 | 积极、平和 |
目的 | 应付现状 | 接受现实 |
结果 | 容易停滞不前 | 更加内心安宁 |
四、如何避免“得过且过”
1. 设定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短期目标,避免盲目度过每一天。
2. 培养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认真对待,逐步改变消极心态。
3. 不断学习: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寻找动力:找到激励自己的因素,如梦想、家庭或兴趣。
五、总结
“得过且过”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虽然短期内可能让人感到轻松,但长期来看容易导致停滞甚至退步。积极向上、努力进取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每个人都应该警惕“得过且过”的倾向,主动面对挑战,追求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