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的意思】一、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但这句话在后世常被引用,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大事时不应拘泥于小节,应以大局为重。
具体来说:
- “大行不顾细谨”:指在做大事的时候,不必过于关注细节上的小问题。
- “大礼不辞小让”:指在讲求大礼的时候,不必计较一些小的谦让或退让。
这句话强调的是战略眼光和全局思维,提醒人们在关键时刻要把握重点,不要因小失大。
二、表格形式解析
原句 | 拆解解释 | 含义理解 | 应用场景 |
大行不顾细谨 | “大行”指大事、大目标;“细谨”指细微之处、小节 | 在追求大目标时,不必过分拘泥于细节 | 决策时注重整体方向而非琐事 |
大礼不辞小让 | “大礼”指重大礼仪或原则;“小让”指微小的让步或谦让 | 在坚持大原则时,不必在意小的退让 | 谈判、外交、人际关系中灵活应对 |
三、延伸思考
虽然这句话鼓励人们从大局出发,但也不能完全忽视细节与礼仪。在实际生活中,平衡是关键。例如:
- 在商业谈判中,如果一味追求大目标而忽略对方感受,可能会导致合作破裂;
- 在团队管理中,若只关注结果而忽视成员情绪,可能影响士气。
因此,“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并非绝对的指导原则,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四、结语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语,体现了古代智慧中对战略与灵活性的重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要有远见,也要有担当,既要抓大放小,又不能忽视基本的礼貌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