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晷为人原文及翻译】一、
《孙晷为人》是古代关于东晋时期人物孙晷的一篇传记性文章,主要记载了他谦逊有礼、勤奋好学、不慕荣华的高尚品德。文中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孙晷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孙晷虽出身名门,但并未因此骄纵,反而以节俭自律、勤于学习著称。他在面对权贵时不卑不亢,对待他人则谦和有礼,表现出极高的道德修养与人格魅力。这些品质使他成为后人推崇的典范。
本文通过对孙晷生平事迹的简要描述,传达了对君子之风的赞美与传承。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孙晷,字景明,吴郡人也。 | 孙晷,字景明,是吴郡人。 |
少有异才,博学多闻,尤善辞章。 | 他年少时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博学多闻,尤其擅长辞章。 |
家贫,常以佣书为业。 | 家境贫穷,常常靠替人抄书谋生。 |
虽贫贱,未尝以自屈。 | 即使身处贫贱,也不曾因此而自卑或屈服。 |
每读书,必先焚香,然后览之。 | 每次读书前,必定先焚香,然后才开始阅读。 |
时人皆笑其迂,而晷不以为意。 | 当时的人都嘲笑他过于迂腐,但他并不在意。 |
及长,游学京师,名动一时。 | 长大后,他前往京城求学,名声一时传开。 |
太守王朗闻其名,欲辟之。 | 太守王朗听说了他的名声,想要征召他。 |
晷辞曰:“吾志在学,非为仕也。” | 孙晷推辞说:“我的志向在于求学,不是为了做官。” |
于是终身不仕,隐居山林,教授门徒。 | 从此终身不做官,隐居山林,教授学生。 |
三、结语
《孙晷为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塑造了一个淡泊名利、专心求学、德行兼备的士人形象。他的精神风貌不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理想追求,也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榜样。这篇文章不仅是历史文献,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