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全文翻译】一、文章概述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是孟子与齐宣王在雪宫(齐国的宫殿)中的一次对话。在这段对话中,孟子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导齐宣王思考仁政的重要性,并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核心思想,强调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
这段文字不仅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也反映了儒家“仁政”理念的深刻内涵。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
原文 | 翻译 |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 齐宣王在雪宫接见了孟子。 |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 齐宣王问:“贤德的人也有这样的快乐吗?” |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不非其上者,不仁;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 孟子回答说:“有。如果人们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责怪他们的君主;如果得不到却不责怪君主,那是不仁。仁德的人,会把他们所爱的推及到他们所不爱的。” |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君子亦有乐乎?’晏子对曰:‘君子有三乐,而王何尤焉?’” | “从前,齐景公问晏子:‘君子也有快乐吗?’晏子回答说:‘君子有三种快乐,您为什么只问这个呢?’” |
“曰:‘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他说:‘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灾祸,这是第一种快乐;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加以教育,这是第三种快乐。’” |
“今王之乐,民之乐也;王之忧,民之忧也。” | “现在您的快乐,是百姓的快乐;您的忧虑,也是百姓的忧虑。”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 “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虑为忧虑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忧虑为忧虑。” |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虑为忧虑,这样却不能称王天下的,还没有过。” |
三、
本篇对话主要围绕“仁政”与“民本”展开。孟子通过引用齐景公与晏子的问答,说明真正的君子应当关注百姓的福祉,并将个人的快乐与百姓的快乐相联系。他强调,一个真正有德的君主,应该以民为本,做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下》 |
主题 | 仁政、民本、君主责任 |
核心思想 | 君主应以民为本,与民同乐共忧 |
关键语句 |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观点 | 强调统治者的道德责任和对百姓的关爱 |
历史背景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孟子倡导仁政思想 |
如需进一步探讨孟子思想或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