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一以当十的意思】“一以当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面对困难、挑战时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和毅力。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以一敌十”的勇气和能力,通常用来赞美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奋勇向前的人。
一、词语解释
- 词义:一个抵得上十个,形容力量强大、作用非凡。
-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一以当十,十以当百。”
- 用法:多用于描述个人或团队在战斗、竞争、工作等场合中表现出的卓越能力。
- 感情色彩:褒义词,带有赞扬和敬佩的意味。
二、词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一以当十 |
拼音 | yī yǐ dāng shí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释义 | 一个可以抵挡十个,形容力量强大、作用非凡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个人或团队的英勇表现 |
感情色彩 | 褒义 |
近义词 | 以一敌十、力挽狂澜、孤军奋战 |
反义词 | 以一当百(反义不明显,更多是语境不同) |
三、实际应用举例
1. 战场场景
在古代战争中,常有士兵一人独挡数人,这种行为被称为“一以当十”。
2. 现代职场
在工作中,如果某位员工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人的工作量,也可以被称赞为“一以当十”。
3. 体育竞技
在一些高强度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若能独自承担整个队伍的进攻或防守任务,也可以说“一以当十”。
四、总结
“一以当十”是一个富有力量感的成语,强调个体在面对庞大压力或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非凡能力和勇气。它不仅适用于古代战场,也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中的各种情境。使用这一成语,可以有效地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高度认可与赞赏。
通过了解它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在日常交流中运用这一词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