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琴绝弦出处于哪里】“破琴绝弦”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或对某件事的极度投入。但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具体含义。以下是对“破琴绝弦”出处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破琴绝弦”最早出自《列子·汤问》中的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古代著名音乐家伯牙与他的知音钟子期之间的故事。钟子期死后,伯牙因失去唯一的知音而悲痛欲绝,摔碎了自己的琴,从此不再弹琴。这一行为象征着对知音的深切怀念和无法替代的情感联系。
后来,“破琴绝弦”被引申为一种情感上的极致表达,也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因失去重要关系而彻底放弃某种行为或追求。
二、出处及解释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破琴绝弦 |
出处 | 《列子·汤问》 |
故事背景 | 伯牙与钟子期 |
故事内容 |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因失去知音,摔碎琴,终身不复鼓琴 |
引申意义 | 表达对知音的深切怀念,或因失去重要关系而彻底放弃某事 |
常用语境 | 用于文学、艺术、情感表达中,强调情感的深度和不可替代性 |
相关典故 | “高山流水遇知音” |
文化影响 | 被广泛用于诗词、文章中,象征友情与艺术精神的结合 |
三、结语
“破琴绝弦”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知音难得,一旦失去,可能意味着一段心灵旅程的终结。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我们不再以琴会友,但“破琴绝弦”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