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意思】“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这两句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身不由己的感慨,以及对世俗纷扰(“营营”)的厌倦与渴望超脱的心情。
一、原文解析
- “长恨此身非我有”:长久地遗憾自己的身体并不真正属于自己,也就是说,人常常被外在的环境、命运、责任所束缚,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 “何时忘却营营”:什么时候才能忘记那些琐碎、繁忙的世俗事务?“营营”原意是像虫子一样忙碌不停,后引申为为名利奔波劳碌的状态。
整句意思是:我长久地遗憾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为功名利禄奔波的生活呢?
二、词句背景
苏轼写这首词时,正值他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之际。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内心充满矛盾与苦闷。这句词正是他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三、总结与分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
原文 |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
字面意思 | 感叹身体不属于自我,渴望摆脱世俗纷扰 |
深层含义 |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
创作背景 | 苏轼仕途不顺,心境复杂,借词抒怀 |
精神内涵 | 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心灵解脱的渴望 |
四、现代意义
在当今社会,“营营”现象普遍存在——人们为了工作、收入、地位而不断奔波,身心俱疲。苏轼的这句话提醒我们,应当适时反思生活的本质,不要被外在的追逐所困,学会放下,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五、结语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流露,更是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悟。它提醒我们在纷繁世界中,不忘本心,珍惜自我,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