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拔是什么东西】“象拔”这个词听起来有些陌生,甚至让人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但其实它并不是指动物器官。在日常生活中,“象拔”更多是一种食物的名称,尤其在南方地区较为常见。下面将从定义、来源、用途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象拔”是粤语中对一种植物根茎的称呼,学名叫做“象牙参”,又称“象鼻草”或“象牙根”。它属于姜科植物,外形类似象牙,质地坚硬,味道微苦,常用于煲汤或作为药材使用。在广东等地,人们常用它来炖鸡、炖猪肺等,被认为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虽然名字中有“象”字,但它与大象并无直接关系,只是因其形状像象牙而得名。此外,在某些地方,“象拔”也可能是“象牙”的误写或口语化表达,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
二、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说明 |
中文名称 | 象拔(又名:象牙参、象鼻草、象牙根) |
学名 | Cautleya gracilis 或 Zingiber officinale(可能因品种不同而异) |
科属 | 姜科(Zingiberaceae) |
外形特征 | 根茎呈圆柱状,表面粗糙,颜色为黄白色或灰褐色,形状类似象牙 |
产地 | 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
食用方式 | 常用于煲汤,如老鸭汤、猪肺汤、鸡汤等 |
功效 | 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增强免疫力 |
注意事项 | 性味偏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
语言背景 | 粤语中“象拔”是方言词汇,普通话中较少使用 |
三、结语
“象拔”虽名不副实,但其在传统饮食和中医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了解它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认识和使用这一食材。如果你在菜市场或餐馆听到“象拔”,不妨多问一句,避免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