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凤雏是什么意思】“卧龙凤雏”是中国古代成语,常用于形容两位杰出的人才。这个说法源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后被广泛引用,用来比喻才华横溢、能力出众的两个人。
一、
“卧龙凤雏”原指三国时期的两位著名谋士——诸葛亮和庞统。其中,“卧龙”指的是诸葛亮,因其才华横溢、隐居南阳,有如潜伏的龙;“凤雏”则指庞统,因其智慧出众,有如凤凰之雏。两人并称为“卧龙凤雏”,象征着天下难得的两位奇才。
在后世,“卧龙凤雏”不仅用来形容历史人物,也常被引申为对人才的赞美,表示某人或某群体中出现了非常优秀的人才。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卧龙凤雏 |
出处 | 《三国志》及民间传说 |
含义 | 比喻两位杰出的人才 |
卧龙 | 诸葛亮(字孔明),隐居南阳,才华横溢 |
凤雏 | 庞统(字士元),智谋出众,有“凤雏”之称 |
原意 | 指诸葛亮与庞统两位谋士 |
引申义 | 现代多用于称赞人才出众的群体或个人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国古代对智慧和才能的高度重视 |
三、补充说明
“卧龙凤雏”这一说法最早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到的“诸葛孔明,卧龙也;庞士元,凤雏也。”这表明在当时,人们就已经将二人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后来,随着《三国演义》的流传,这一说法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形容天才人才的经典表达。
在现代语境中,人们也会用“卧龙凤雏”来形容团队中的核心成员,或者某个领域中的佼佼者,强调其卓越的能力和价值。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卧龙凤雏”不仅是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智慧与才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