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人生二百年当水击三千里典故】“自信人生二百年,当水击三千里”这句话出自毛泽东的《七古·残句》,原句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句诗气势磅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它不仅展现了毛泽东个人的英雄气概,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历史典故。
一、诗句来源与背景
该句最早出现在1957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一次谈话中,后来被整理成诗。虽然原诗并未完整流传下来,但这句话因其强烈的感染力而广为流传。它体现了毛泽东青年时期胸怀大志、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二、诗句含义解析
- “自信人生二百年”:象征着对生命长度的自信,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生虽短,但只要充满信心与奋斗,就能创造辉煌。
- “当水击三千里”:取自《庄子·逍遥游》中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比喻志向远大、行动有力,能够突破一切阻碍,实现宏伟目标。
三、典故出处与文化内涵
典故名称 | 出处 | 含义 | 文化意义 |
水击三千里 | 《庄子·逍遥游》 | 鹏鸟展翅高飞,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波涛 | 象征志向远大、行动果敢,具有超越现实的力量 |
自信人生二百年 | 毛泽东诗句 | 表达对人生价值的肯定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 体现革命者的乐观精神与奋斗意志 |
四、现代启示
“自信人生二百年,当水击三千里”不仅是对个人奋斗精神的鼓励,也是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激励。在当今社会,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这句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
- 要有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 要敢于行动,不畏艰难;
- 要有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努力。
五、总结
“自信人生二百年,当水击三千里”是一句富有力量的诗句,融合了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民族品格。它不仅是毛泽东个人精神的写照,更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原创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