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难行意思】“寸步难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情进行得非常困难,几乎无法前进。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某种情况下,无论是身体上的行动还是工作、生活中的进展都受到极大阻碍。
一、成语解析
成语名称:寸步难行
拼音:cùn bù nán xíng
字面意思:连一寸的步子都难以移动。
引申意义:形容事情非常艰难,无法推进或进展缓慢。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于民,犹水之于舟也,载之则安,覆之则危。今民困而君不恤,虽有仁心,亦不能使民安也。故曰‘寸步难行’。”
不过,现代语境中,“寸步难行”更多是被用作比喻,而非严格引用古文。
二、常见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举例说明 |
描述交通状况 | 城市拥堵,车辆寸步难行。 |
表达工作困境 | 项目推进遇到重重阻力,寸步难行。 |
形容身体状况 | 脚伤严重,走路寸步难行。 |
比喻政策受阻 | 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阻力,寸步难行。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步履维艰、举步维艰、寸步难移 |
反义词 | 一帆风顺、畅通无阻、顺利前行 |
四、使用建议
- 适用范围:适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表达,尤其适合描述困难、阻碍、困境等情境。
- 避免误用:不要用于描述“完全不动”的情况,应强调“虽然想动,但难以实现”。
- 搭配词语:可与“进展”、“发展”、“前进”等词搭配使用。
五、总结
“寸步难行”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表达在某种条件下行动或进展受到极大限制。它不仅可用于描述物理上的不便,也可用于比喻心理、社会、工作等方面的障碍。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成语 | 寸步难行 |
拼音 | cùn bù nán xíng |
含义 | 形容行动或进展极其困难 |
出处 | 《后汉书》(现代多为比喻) |
用法 | 描述困境、阻碍、困难等 |
近义词 | 步履维艰、举步维艰 |
反义词 | 一帆风顺、畅通无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