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哺的意思】“嗷嗷待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婴儿或幼小动物因饥饿而发出急切的叫声,渴望得到食物。这个成语也常被引申为对某种事物极度渴望、急需的状态。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嗷嗷 | 象声词,形容急切、痛苦的声音,多用于婴儿或动物 |
待哺 | 等待喂食,哺育的意思 |
整体意思:形容极度饥饿、急需食物的状态,也可比喻对某种东西极度渴望。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未直接出现“嗷嗷待哺”,但其表达的“饥渴求食”的情感与此相近。
- 现代用法:多用于描述人或动物在极度饥饿时的状态,也可比喻对某种资源、机会或知识的强烈需求。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饥肠辘辘、饿得前胸贴后背、迫不及待 |
反义词 | 饱食终日、饱腹感、心满意足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描述婴儿 | 小宝宝饿得嗷嗷待哺,妈妈赶紧给他喂奶。 |
比喻求知 | 学生们嗷嗷待哺地等待老师的讲解。 |
描述动物 | 林子里的小狼嗷嗷待哺,焦急地等待母狼归来。 |
五、总结
“嗷嗷待哺”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真实的生活场景,也可用于比喻心理上的迫切需求。它强调了“急切”和“渴望”的情感状态,适用于多种语境,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及相关词汇,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实际语言中的运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