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蓼莪全文注解】《诗经·小雅·蓼莪》是《诗经》中一首表达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深切怀念的诗篇,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孝道的重视。全诗通过抒发作者对双亲的思念与愧疚之情,表达了对生命根源的感恩与敬畏。
一、
《蓼莪》出自《小雅》,共六章,每章四句,结构紧凑,情感层层递进。诗中以“蓼”和“莪”两种植物为起兴,象征父母的养育之恩如草木般深厚而难以回报。诗人自述因家境贫寒、生活困苦,未能尽孝,内心充满愧疚与哀痛。全诗语言朴实,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道德教化作用。
二、原文及注解对照表
原文 | 注解 |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蓼”和“莪”都是水边的草本植物,“蒿”是另一种草。诗人借草木比喻父母的养育之恩,虽非名贵花草,却默默滋养生命。父母辛劳生育我,实属不易。 |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 父母对我操劳至极,想要报答他们的恩情,却感天地难测,无从回报。 |
款款兮,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 此句意为:父母如同依靠的山岳,是君子的依托,小人的庇护。 |
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 母亲抚育我长大,照顾我成长,关心我的一举一动,日夜不离。 |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 再次强调父母的恩情如天般广阔,无法报答。 |
比物斯畜,民以来归。 | 诗人感叹自己虽有心报答,但能力有限,只能寄托于后人。 |
三、诗歌主题分析
- 孝道思想:全诗围绕“孝”展开,强调子女应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并尽力回报。
- 人生感慨:诗人因自身处境艰难,感叹无力尽孝,流露出对人生的无奈与悲凉。
- 自然意象:以“蓼”“莪”等植物起兴,增强诗意的感染力,使情感更加真实动人。
四、结语
《诗经·小雅·蓼莪》不仅是一首表达孝思的诗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社会对家庭伦理的重视。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物质条件改善,但对父母的关爱与感激不应被忽视。这首诗穿越千年,依然能触动人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