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荨麻疹介绍】小儿急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肿、瘙痒的风团样皮疹。该病多发于婴幼儿及儿童群体,具有突发性、反复性等特点。本文将对小儿急性荨麻疹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关键信息。
一、基本概念
急性荨麻疹是指在短时间内(通常不超过6周)突然发作的荨麻疹,其特点是皮疹呈游走性,常伴有明显瘙痒。小儿急性荨麻疹多由过敏反应引起,可能与食物、药物、感染或环境因素有关。
二、常见病因
病因类型 | 具体原因 |
过敏反应 | 食物(如牛奶、鸡蛋、坚果)、药物(如青霉素)、花粉等 |
感染因素 | 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 |
环境因素 | 冷热刺激、紫外线、昆虫叮咬等 |
其他因素 | 药物副作用、免疫系统异常等 |
三、临床表现
症状 | 描述 |
皮疹 | 红色或粉红色风团,边界清晰,大小不一 |
瘙痒 | 明显瘙痒,患儿常抓挠 |
发作时间 | 突然发作,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
反复性 | 常反复发作,尤其在诱因未去除时 |
伴随症状 | 少数患儿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 |
四、诊断方法
诊断方式 | 说明 |
病史询问 | 了解发病时间、诱因、既往过敏史等 |
体格检查 | 观察皮疹形态、分布及伴随症状 |
实验室检查 | 必要时进行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 |
排除其他疾病 | 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
五、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 | 说明 |
抗组胺药 | 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用于缓解瘙痒和皮疹 |
糖皮质激素 | 严重时使用,如泼尼松,需遵医嘱 |
避免诱因 | 避免已知过敏原或诱发因素 |
对症处理 | 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抓挠,必要时使用外用药膏 |
中医辅助 | 部分患儿可配合中药调理体质 |
六、护理与预防
护理措施 | 说明 |
保持清洁 | 定期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 |
饮食清淡 | 避免辛辣、海鲜等易致敏食物 |
注意保暖 | 避免冷热刺激引发皮疹加重 |
观察病情 | 记录皮疹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因 |
定期复查 |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
七、预后情况
多数小儿急性荨麻疹预后良好,经过适当治疗可在几天内缓解。但若反复发作或长期不愈,需进一步排查潜在病因,如慢性过敏、免疫功能异常等。
总结:
小儿急性荨麻疹虽常见,但及时识别诱因并给予合理治疗是关键。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日常护理,以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