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肩接踵是什么意思】“摩肩接踵”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多拥挤的场面。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节日、集市、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场景时非常贴切。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摩肩接踵 | mó jiān jiē zhǒng | 肩膀和肩膀相碰,脚跟和脚跟相接,形容人多得挤在一起 |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百姓歌谣,流声京师;四方仰慕,天下归心。今虽未至,而风化已行,民情已洽,虽有小过,不足为病。然则,摩肩接踵,岂可尽责?” |
二、成语用法
- 结构:联合式
- 感情色彩:中性词(有时带轻微贬义)
- 适用对象:人群密集的场合
- 常见搭配:摩肩接踵的人群、摩肩接踵的街道、摩肩接踵的火车站等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人山人海、川流不息、熙熙攘攘 |
反义词 | 空无一人、寥寥无几、人迹罕至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成语使用示例 |
节日市场 | 节日当天,市场里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
高铁站 | 假期期间,高铁站内摩肩接踵,旅客络绎不绝。 |
商场促销 | 促销活动开始后,商场门口摩肩接踵,人气爆棚。 |
五、注意事项
虽然“摩肩接踵”常用于描写人多的场面,但在正式写作中需注意语境是否合适。如果用于描述负面现象(如交通拥堵、秩序混乱),可以适当加入其他词语来增强表达效果,如“摩肩接踵却又井然有序”。
总结
“摩肩接踵”是一个形象生动、使用广泛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群密集、拥挤的场景。了解其含义、用法及适用范围,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或口语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