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目不转睛的意思】“目不转睛”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非常专注、全神贯注地盯着某样东西看,甚至长时间都不眨一下眼睛。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人物对某件事物的强烈兴趣或极度关注。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目不转睛 |
拼音 | mù bù zhuǎn jīng |
释义 |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看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导性宽厚,每退朝,未尝有言,虽遇暴怒,亦不敢动,遂得终其天年。时人谓之‘目不转睛’。”(注:实际出处略有不同,常见于现代文学中)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描写人物的专注状态 |
近义词 |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斜视 |
反义词 | 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看电影 | 他看得目不转睛,完全沉浸在剧情中。 |
听故事 | 孩子们听得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
观察细节 | 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只蝴蝶,生怕它飞走。 |
玩游戏 | 小明玩手机游戏时总是目不转睛,连饭都忘了吃。 |
三、词语拓展
- 目不转睛 vs 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指的是看到的东西太多,眼睛来不及看,强调的是视觉上的忙碌;而“目不转睛”则强调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两者在语义上有所不同。
- 使用注意
“目不转睛”通常带有褒义,表示专注和投入,但在某些语境下也可能暗示过度沉迷,如“沉迷游戏目不转睛”,这时可能带有一点批评意味。
四、总结
“目不转睛”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对某事物的极度关注和专注。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尤其适合描写人物在观看、聆听或观察时的状态。掌握这一词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情感与动作,提升语言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