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交通部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

2022-07-27 17:14:41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交通部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建立了船员注册制度;

其次,建立船员资格制度;

第三,建立了船员培训许可制度;

第四,明确船员登船时应完成相应的专业培训、专项培训和适任培训。

中国目前有多少船员?

截至2006年底,约有155万人在运输船舶上从事船员工作,其中51万人从事海上运输,居世界首位。

成为一名合格的海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这在《条例》中有明确规定:年满18周岁,符合海员健康要求,接受过海员基本安全培训,并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的人员,可以申请船员服务簿,登记为海员。

依法登记的船员,达到在船工作的最低要求,可以在船上担任二副、机械师、炊事员等职务。而符合船员注册条件的船员,却不能满足航海、轮机值班等船员职务的要求。因此,《条例》规定,船长、大副、轮机长、轮机长等船员。一、参加航行和轮机值班的人员,应当经过适任培训和专门培训,具备相应的岗位资格,具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安全记录,并通过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组织的船员职务考试,取得相应的船员适任证书。

该规定从六个方面明确了船员在船舶服务期间的职责和要求。

一是规定船员应当携带有效的船员证书;

其次,规定船员不得隐匿、篡改、毁弃船舶的相关合法证书和文书;

第三,规定船员应当遵守船舶管理制度和值班规定;

四是规定船员应当参加船舶应急培训和演练,落实各项应急防范措施;

五是规定船员发现或发生任何险情、事故或保安事件,以及任何影响航行安全的情况,应及时报告,并在不严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力救助遇险人员;

六是规定船员不得利用船舶私自载客载货,不得携带违禁物品。

《条例》对维护船员合法权益作出了七项具体规定。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对海员合法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条例》参考了国际劳工组织和国际海事组织有关公约对海员保护的规定,从以下七个方面规定了对海员合法权益的保护:

一是明确船员用人单位和船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依法按时足额缴纳各项保险费用;

其次,明确船员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应当符合国家船舶检验标准对船员生活环境、工作安全和防护的要求;

三是明确船员服务机构向船员用人单位提供船员配员服务时,应当督促船员用人单位依法与船员订立劳动合同;

第四,明确船员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船员职业的风险、艰苦、流动性等因素向船员支付合理的工资,并按时足额支付给船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克扣船员工资。

五是明确船员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合同有效期内的被派遣船员支付不低于船员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六,明确了船员在船工作每满2个月,除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享受不少于5天的年休假,年休假期间,船员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低于船员在船工作期间的平均工资

为保证条例的实施,条例规定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船员管理监督检查制度,重点加强对船员注册、资质、履职、安全记录、船员培训机构培训质量、船员服务机构诚实守信、船员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督促船员用人单位、船舶所有人和有关机构建立健全船员在船人身安全、卫生、健康和劳动安全保障制度,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

海事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对违反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法律、行政法规的船员,除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外,还应当予以累计记分。海事管理机构对累计分数达到规定分数的船员予以扣留,责令其参加水上交通安全、防治船舶污染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试;发现船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要求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海事管理机构可以禁止船舶离港或者限制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

此外,海事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服务簿》、《船员适任证书》、《船员证书》的船员以及取得《船员培训业务许可证》、《船员服务业务许可证》的机构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不能改正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撤销相应的行政许可决定。

从事船员培训的培训机构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船员培训是提高船员素质的关键环节。中国加入《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要求各缔约方主管机关根据公约有关规定,以质量标准体系为手段,加强对海员培训机构的持续监控,并规定各缔约方每5年向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提交“审核报告”,由秘书长安排专家进行审核。未能通过审核的国家将被列入各国海事部门严格监控的“黑名单”。

海员特别是高级海员的培训

条例对加强船员服务机构管理是如何规定的?

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发展,航运公司自己拥有船员并不允许船员自由流动的局面已被打破,船员服务机构应运而生。

这些服务机构代理船员用人单位管理船员事务,提供船舶配员服务,代理船员办理培训、考试、申领证书(包括外国船员证书)等有关手续,对促进船员有序流动和扩大船员就业、方便航运企业管理船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船员服务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船员权益的保护,盘剥克扣船员工资,重复、高额收取费用或者只收钱不提供相应服务等现象,损害了船员的合法权益。

为此,条例规定从事船员服务业务的机构,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人资格、具有两名以上具有高级船员任职资历的管理人员、有符合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船员服务管理制度、具有与所从事业务相适应的服务能力等条件,并应取得海事管理机构的许可。

条例对获准从事船员服务的机构的行为规范作了五点规定

一是,船员服务机构应当建立船员档案,加强船舶配员管理,掌握船员的培训、任职资历、安全记录、健康状况等情况,并将上述情况定期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二是,船员服务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

三是,船员服务机构为船员提供服务,应当诚实守信,不得提供虚假信息,不得损害船员的合法权益。

四是,船员服务机构为船员用人单位提供船舶配员服务,应当督促船员用人单位与船员依法订立劳动合同。船员用人单位未与船员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船员服务机构应当终止向船员用人单位提供船员服务。

五是,船员服务机构为船员用人单位提供的船员失踪或者死亡的,船员服务机构应当配合船员用人单位做好善后工作。

在保证船员有序流动方面,《船员条例》进行了四方面规定

第一,建立了船员服务许可制度;

第二,明确了船员服务机构应当建立船员档案,加强船舶配员管理,掌握船员的培训、任职资历、安全记录、健康状况等情况;

第三,明确了船员服务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布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

第四,明确了船员服务机构为船员提供服务,应当诚实守信,不得提供虚假信息,不得损害船员的合法权益。

《船员条例》是一部专门对船员进行系统规范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全面贯彻、正确实施《船员条例》,是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船公司、船员培训机构、船员服务机构以及船员的重要职责。各有关单位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船员条例》,掌握《船员条例》的具体内容,领会《船员条例》的精神实质。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将以《船员条例》的实施为契机,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要求,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加大船员的保护和管理力度,以达到提高船员素质、维护船员合法权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实现水路运输,促进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

随着《船员条例》的出台,交通管理的主要领域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十五”以来,交通立法在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制定了《港口法》、《道路运输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国际海运条例》,修订了《公路法》、《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加快了《航道法》、《公路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立法进程。

其中,《港口法》系统规范了港口的规划、建设、经营、维护和管理活动,彻底改变了港口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道路运输条例》填补了我国道路运输行政法规的空白。新出台的《船员条例》对船员管理进行了系统规范,随着《船员条例》的出台,截至目前为止,现行有效的交通法律达4件,行政法规31件,规章316件,公路、水路交通法规体系中各个主要子系统基本都制定了法律或者行政法规,交通管理的主要领域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交通部海事局将从四个方面开展《船员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

(一)、制订配套规章,落实监管职责。

为配合《船员条例》的贯彻实施,解决目前有关船员的突出问题,我们正在起草《船员注册办法》、《船员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和《引航员注册和任职资格管理办法》。这三个《办法》都是今年交通部的一类立法计划。目前,三个《办法》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有望在近期出台。

(二)、调整船员考试政策和管理模式。

在船员考试政策上,交通部海事局将在四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是针对当前船员结构不甚合理、操作级船员紧缺的现状,适当延长操作级船员升任管理级船员的任职年限,使管理级、操作级和支持级船员结构形成合理的金字塔形。

二是正确处理学历与素质的关系,建立工作经验丰富、实操技能强、学历不高的普通船员升任高级船员的渠道,鼓励船员长期从事船员职业。

三是调整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要求,增设船舶驾驶员助理和轮机员助理职务,落实船上的见习和实习制度,提高船员素质。

四是强化对船员的职业技能培养,建立海事、船舶、船公司三方参与的船员适任考评机制,提高船员适任能力。

在船员考试管理模式上,交通部海事局将在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是取消现行适任考试和评估先后顺序以及参加补考次数的限制。

二是进一步推进无纸化考试工作,对于满足无纸化统考条件的船员培训机构和航海院校,允许开展无纸化考试。

三是继续推进船员考试信息化建设,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船员适任统考网上报名。通过改革船员考试政策和管理模式,改善船员结构,提高船员素质,方便学校教学,方便船员考试。

(三)、加强对外协调。

船员权益保护方面的工作,涉及到国家多个部、委、局的事权。海事管理机构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推出《船员用工合同(范本)》,明确各类劳动保险保障措施,规范包括海员劳务外派机构在内的船员服务机构管理。

(四)、加大对违反条例行为的处罚力度。

下一步,海事管理机构将严格履行《船员条例》中赋予的法律责任,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建立健全船员管理的监督检查制度,重点加强对船员用人单位保护船员合法权益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船员用人单位、船舶所有人以及船员服务机构等相关单位建立健全船员在船舶上的人身安全、卫生、健康和劳动安全保障制度,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

二是加强对船员培训机构和船员服务机构开展船员培训和提供船员服务业务的监督,对违反《船员条例》规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吊销许可证。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