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

2022-07-21 23:04:07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口退税率?多少钱

出口退税是在货物申报出口后,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流通过程中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给出口企业的一种税收管理制度。它是政府采取的对出口商品免除或退还国内间接税的税收政策。

中国的出口税收政策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出口免税和退税。出口免税是指在出口过程中不对货物征收增值税或消费税。这意味着出口过程和出口前的销售过程被视为征税过程。出口退税是指货物在出口前实际承担的税收负担,按照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后予以退还。目前的出口退税率是17%、14%、13%、11%、9%和5%。

出口免税不可退还。出口免税的含义同上。出口不退税是指该政策适用的出口货物因之前的生产、销售或进口环节而免税。所以出口时,货物本身不含税,不需要退税。出口免税有三种:一般贸易出口免税、加工贸易免税和间接出口免税。

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出口不免税,是指国家限制或禁止的部分商品的出口环节视同内销环节,照常征收。出口不退,也就是说这些商品出口前缴纳的税不退。这项政策适用于出口退税率

出口退税率为零和出口免税都是企业出口商品后拿不到退税的原因,但两者有很大区别。出口免税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用货物、加工货物、间接出口货物和油画等部分特定货物。即企业应先将出口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不计算应收退税。因为出口是免税的,所以出口商品所耗用的国内采购材料的进项税要转出,计入主营业务成本。如果企业是生产企业,有出口免税收入、出口退税收入、内销收入等。并且需要按照一定比例计算转出出口免税的国内采购物资的进项税额。

出口退税率为零,主要适用于一些国家限制出口的货物。出口退税率为零的货物视同内销,计提销项税额。一是出口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不计算应收退税。那么,销项税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般纳税人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上述货物,计算销项税额的公式为:销项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人民币外汇牌价(1法定增值税税率)法定增值税税率。

纳税人一般以进口加工、转口贸易方式出口上述货物,小规模纳税人出口上述货物计算应纳税额公式:

应纳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人民币外汇牌价)(1征收率)征收率。

由于货物的输入不需要转出,可以直接抵扣。应计提销项税的出口货物,生产企业已按规定计算了免税和退税的,可从成本账户转入进项税账户,不允许免税和抵扣,已转入成本账户的;外贸企业已按规定计算税率与退税率的差额并转入成本账户的,可以办理结转手续

出口退税,简称出口退税,基本上是指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的退还。出口退税制度是一国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已缴纳的国内税收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国内产品以不含税的成本进入国际市场,在同等条件下与国外产品竞争,从而增强竞争力,扩大出口创汇。

(1)一般程序

1、相关证件办理查验和登记表领取。

企业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出口产品经营的文件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工商登记证后,应在30日内办理出口企业退税登记。

2.退税登记的申报和受理

企业收到《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后,应根据登记表和有关要求填写,加盖企业公章和有关人员印章,连同出口产品经营权批准文件、工商登记证等证明材料一并报送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核实无误后,受理登记。

3.签发出口退税登记证。

税务机关收到企业正式申请后,按规定程序审核批准后,向企业签发《出口退税登记表》;

4.出口退税登记的变更或取消

当企业经营情况发生变化或部分退税政策发生变化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变更或注销退税登记。

(二)所附材料

1.海关申报单。报关单是进出口企业在货物进出口时填写的单据,以便海关查验放行。

2.出口销售发票。这是出口企业根据与出口买方签订的销售合同填写的单据。它是对外购买的主要凭证,也是出口企业会计部门作出出口产品销售收入的依据。

3.采购发票。采购发票主要是为了确定出口产品的供应商、产品名称、计量单位、数量,是否为生产企业的销售价格,从而划分计算采购成本。

4.结汇水单或收汇通知。

5.属于生产。

6、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产品业务的企业,还应向税务机关报送进口料、件的合同编号、日期、进口料件名称、数量、复出口产品名称,进料成本金额和实纳各种税金额等。

7、产品征税证明。

8、出口收汇已核销证明。

9、与出口退税有关的其他材料。

(三)、骗取出口退税立案标准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了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和国家财产权。

2、客观要件

骗取出口退税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以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根据现行税法的规定,中国享有出口退税权的单位有三种:

(1)享有独立对外出口经营权的中央和地方的外贸企业、工业贸易公司以及部分工业生产企业。

(2)特定出口退税企业,如外轮供应公司、对外承包工程公司等。

(3)委托出口企业。

前两种单位可直接申报出口退税,自然可以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主体、后一种情况中、委托方虽不具有直接出口经营权,但其仍有权享有出口退税利益,所以也可以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主体。至于代理方本身具有直接出口经营权,当然可以成为骗取出口退税罪主体。

4、主观要件

骗取出口退税罪在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骗取出口退税的目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