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医疗期)

发布时间:2022-07-21 22:24:09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医疗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医疗期时间是如何规定的?医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医疗期工资发放标准,医疗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医疗期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医疗期《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有具体规定。

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了解,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员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工医疗时,根据其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至24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在本单位工作不满5年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6个月。

(2)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在本单位工作不满5年的,6个月,工作5年以上不满10年的,9个月;10年以上不满15年的,为12个月;15岁以上20岁以下的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24个月。

在医疗期,发生工伤,企业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其劳动合同,不得作出辞退、开除或者开除的处理。

医疗期工伤后仍需治疗,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职工工资在工伤医疗期内停发,改为按月发放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受伤前十二个月内的月平均工资收入。医疗期满工伤或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工伤津贴,改享受伤残待遇。

(2)病假和医疗期?有什么区别

(1)医疗期是一个法律概念,病假更多的是一个生理概念。

法律上,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休息就医的期限,医疗期的长短有法律标准。

病假是指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企业应当根据其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给予一定的病假。病假的长短取决于工人的状况。

(2)在医疗期,不得终止劳动关系,但在病假期间可以终止劳动关系。

法律规定,医疗期的雇主不得终止劳动关系。医疗期,结束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者由用人单位安排的其他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按照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的,不得在医疗期解除劳动合同

但法律对病假期间的劳动关系保护没有其他规定。一般来说,当劳动者休病假且病假短于医疗期,时,用人单位不得在此期间解除劳动合同,除非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劳动者请病假,但病假时间超过医疗期,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3)医疗期是法律对劳动者的特殊保护,病假更多属于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范畴。

在实践中,雇主会要求请病假的员工提供证明,由企业行政部门审批。员工因病向企业请假,应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否则可能因违反公司制度而被辞退。

然而,在医疗期,的医疗期就不同了,除非员工严重违反纪律,否则雇主不能解雇员工

根据原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休息后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其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至24个月的医疗期。如果企业员工患病或非因工受伤,在医疗期,停止医疗不超过180天,企业将向其支付工资的70%的病假工资,如果累计超过180天,将向其支付工资的60%的疾病救济费。关于具体金额,根据我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医疗期在六个月以内的,根据在企业的工龄长短,病伤假期工资金额为本人工资的60%至100%;医疗期超过六个月,金额是我工资的40%到60%。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