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 > 正文

限车令会给谁带来机会(限车令)

发布时间:2022-07-21 19:36:05来源:

导读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限车令会给谁带来机会,限车令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行业担忧:其他城市可能“跟风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限车令会给谁带来机会,限车令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行业担忧:其他城市可能“跟风”

国务院原则上通过了控制北京交通拥堵的综合措施,并于昨日向公众征求意见。核心措施包括:合理调控乘用车增长;必要时,高峰时段重点路段实行单双号限行;收取拥堵费;加强对外地进京车辆的管理。

学不会上海拍卖牌照

数据显示,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470万辆,并且还在以平均每天2000辆的速度增加——辆。日益严重的交通挤塞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处理和解决。

昨天的“综合措施”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完善规划,疏解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改善自行车行人交通系统和停车换乘条件;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管理;提高交通管理和运输服务水平。其中,在交通限行、拥堵费、控制机动车增长等关键问题上,文件没有给出具体时间和实施办法。

根据方案,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和免费的原则,合理调控单位和个人小客车年增长率,抑制小汽车过快增长。免费的原则意味着北京不会像上海一样通过拍卖车牌来限制市民买车。

提高非居住区停车费

《办法》的另一个核心政策是提高非居住区停车费,居住区停车费和全市停车场夜间停车费不作调整。

非居住区的停车场将分为三类区域。三环以内区域和现有的CBD商务区、燕莎地区、中关村核心区、翠微商务区等四个重点区域为一类区域,五环以内除一类区域外的其他区域为二类区域,五环外区域为三类区域,实行差别收费。

其中,车道停车实行累进加价制度。占道停车1小时后,每小时收取加价的50%。这是小型车的收费标准,大型车的停车收费标准是小型车的两倍。据了解,收费标准低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会不会导致“跟风”效应?

除了北京,最近,江苏、浙江、四川等地方政府也在计划引进"限车令"。

由于北京此前对机动车的态度一直是“不限制拥有量,而是引导合理使用”,此次封杀征求意见稿的政策变化趋势是否会在全国引发政策“跟风”效应?这种“跟风”效应会对“十二五”期间的汽车消费产生多大影响?汽车行业人士表示担忧。

为什么会被屏蔽

1中心城市人口过于集中

职住分离严重。

3轨道交通满载率高。

4机动车数量过多

5地面公交出行速度慢,换乘不方便。

如何解封?

1.继续实施机动车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和黄标车限行规定。

2.加强对京外车辆的管理。

3.必要时在重点交通拥堵路段实施高峰时段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

4.研究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的交通拥堵费,选择合适的时机实施。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

倡导党政机关充分利用视频会议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效率,减少交通出行。

7.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我

6因地制宜建设20万个基础停车位,在中心城区建设5万个以上公共停车位,并与轨道交通新线规划建设停车换乘停车场,提供3万个以上停车位。

堵塞数字

40万辆汽车

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470万辆,并且还在以平均每天2000辆的速度递增,高峰日达到4000多辆。

20.6公里/小时

今年9月路网平均速度为20.6km/h。

34.8%

核心区的乘用车出行比例为34.8%,是纽约和东京的两倍多。

2000万人次

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2000万人次。

140%

高峰时段,地铁部分路段的满载率已经达到120%至140%。

新的收费规定

停车场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

停车10元/小时7元/小时3元/小时

露天停车场8元/小时5元/小时2元/小时

地下停车场6元/小时5元/小时2元/小时

交通拥堵控制

■“加强外埠进京车辆管理”包括拥堵时段非京籍车辆路权受限,值得商榷。“二元制”的户籍管理模式是不符合改革前进方向的,限制外地车这种按照汽车户籍不同决定路权的治堵思路一旦实施,就会不平等地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我们现在面临着两难选择:一方面,中国的老百姓有追求现代化的权利,中国的各级官员希望汽车需求旺盛以拉动汽车工业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的18.2亿亩土地红线,我国的城市管理能力以及汽车家庭膨胀后的消极影响又迫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交通大问题。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宏观经济管理者就应当将汽车消费的结构转型、城市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作为一个重要的思考内容。

堵城10年

纪事节选

2001年世纪大堵车

2001年12月7日,一场大雪造成北京“世纪大堵车”,全市车辆寸步难行。那场大堵车让北京的交通管理部门认识到,必须建立综合的交通运输体系,并对拥堵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2004年城市新规划[page]

起草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并获得国务院批准。《规划》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的规划总体战略。

2005年公共交通优先

确立了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战略来应对堵车,首次明确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定位。

2007年刺激汽车消费

外地人购车“解禁”,允许非户籍人口购车上牌,机动车增长速度倍增。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当时处于低迷期的汽车消费市场的同时,拥堵问题雪上加霜。

2008年尾号限行

2008年起至今,延续奥运时的单双号临时管理措施,北京机动车“看号上路”实行了两年,但限行的效果被迅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抵消。

2010年限购传言

严峻的拥堵形势下,控制机动车数量的意见在多种场合被再次提出。而此前,北京对机动车一直是“不限制购买,但引导合理使用”。而近期,因为“限购”传言,北京汽车销售再臻火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