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完查不到(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2022-07-19 13:08:07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完查不到,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促进信息公开和共享。

(1)市场信用信息公示是监管市场主体的重要措施。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信息化在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信息“孤岛”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政府管理服务,是新时期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

103010提出将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作为“市场主体严格监管”的重要举措,适应了当代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以及社会公众对信息公开、信息共享的新期待。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监管的理念和方式,树立信用监管、合作监管、社会监管的理念,实现从依靠传统监管手段向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约束等监管机制和手段的转变。

(二)市场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的内容

根据《方案》的规定,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赋予市场主体更大权利的同时,强化市场主体主动披露相关信息的义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和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样就在制度层面为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二,要在国内建设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实现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提供了最便捷的途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的运行,不仅基于市场主体信息的公示,还因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通过该制度向全社会公示,而起到对市场主体披露信息的监督作用。因此,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是落实“宽进严出”最重要的技术措施和保障手段,对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乃至整个工商登记制度的改革至关重要。

[第页]

(3)基于国家企业法人信息资源库

003010明确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应当以全国企业法人信息资源库为基础,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搭建中央和省级信息平台。还要求加强公示系统管理,建立服务保障机制,为相关单位和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这种规划既考虑了我国全国法人银行建设的规划和成果,又充分体现了法人银行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还考虑了各管理部门统一规范、各负其责,从而使这一体系成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将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4)市场信用信息实现数据共享。

根据《方案》《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内容》的规定,市场主体登记机关通过该系统公示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备案和监管信息;市场主体通过该系统公示其年报、股东出资、资质等信息。通过数据共享,该系统将向相关政府部门或国家相关信息系统开放数据接口。通过该系统,政府各管理部门可以获取市场主体的公示信息,作为其实施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有效扩大了市场主体信息的公示范围,方便了社会各方对市场主体信息的需求和查询,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进而将对市场主体单一部门的监管扩大到全社会的共同监管。

(2)将企业年检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是企业监管制度的重大创新。

(一)企业年检的弊端

企业年检是企业登记机关根据企业提交的年检材料,定期对企业登记事项相关信息进行检查的监督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变,企业年检制度在监督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随着企业登记条件的放宽,企业数量势必大幅增加,如果继续沿用原有的管理方式,很难适应“宽进严出”的要求。

(二)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的优越性

103010将现行企业年检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网上申报,方便企业按时申报;另一方面,强化企业的义务,要求其向社会公示年报信息,供公众查询。

与现行的企业年检制度相比,对企业的监管将更加有效。这项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年检方式,即市场主体对监管部门负责,改为市场主体通过相关信息的公示对社会负责,突出了信息公示的服务功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查询该企业的相关信息。

对于企业来说,不用再去工商部门年检,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同时增强了企业披露信息的主动性,也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这将使公众更容易了解企业的情况,促进企业自律和社会共治,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第页]

(3)年报公示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103010公示年报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企业应当每年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布,供公众查询年度报告的真实性。

(三)、完善信用约束机制,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一)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实现“严管”

《方案》提出了通过完善信用约束机制等监管措施来推动实现“严管”。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后,市场主体数量会快速增长。“宽进”情况下如何“严管”是新形势下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条件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依托,通过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实现协同监管,是一个可行而有效的手段。

(二)完善信用约束机制的举措

从《方案》规定内容来看,完善信用约束机制,政府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将未按照规定期限履行年度报告和公示义务的、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的市场主体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向社会公示,警醒市场主体,促进市场主体改过自新的同时,提醒社会对其警戒。

二是建立联动响应机制。完善以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任职限制为核心内容的失信惩戒机制,加大企业失信成本,促进企业诚信守法。对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有违法记录的市场主体及其相关责任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针对性的信用约束措施,形成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