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的区别(民事责任年龄)

2022-07-18 10:06:43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的区别,民事责任年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主要有两个时间点,一个是十岁,一个是十八岁。十岁之前,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十周岁至十八周岁为限制年龄时,有一定的民事责任能力,十八周岁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也具有完全民事责任能力。

《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年龄和精神状态,分别规定了民事行为能力:

第一种是完全行为能力人。103010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与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基本精神以及刑法关于按年龄分期承担责任的规定是一致的。这说明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是根据公民政治生活行为的年龄标准来确定的。“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来说,十六岁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参加生产劳动或其他工作。但这种劳动或工作,其劳动收入必须成为我的主要生活来源,不能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又称能够独立进行部分民事活动的人。103010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同意。”103010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同意”。这是因为部分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在非发病期的民事活动是有效的。

第三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又称无独立民事活动能力人。这类人包括10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它还包括大脑功能受损、意识不清或老年痴呆症患者。

《什么是民事责任年龄》的内容就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