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行政行为的特征有(行政行为的特征)

2022-07-17 05:16:03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行政行为的特征有,行政行为的特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行政行为的特征?有什么

1.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服从法律。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者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是由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和行政管理的广泛性、多变性、适应性决定的。

3.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因此可以在不征求行政相对人意见或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依法独立作出。即使在行政合同行为中,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履行等方面也不同于民事合同。

4.行政行为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和实施,具有强制性。行政相对人必须服从和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机构将实施制裁或强制执行。这种强制与单方意志紧密相连,没有行政行为的强制,行政行为的单方意志就无法实现。

5.行政行为原则上是无偿的,但有偿的除外。行政主体追求国际和社会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收集、维护和分配应当是无偿的。当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承担了特殊的公共负担或者分享了特殊的公共利益时,就应该支付,这就是公平负担和利益负担的问题。

(2)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1.约束力

这意味着行政行为具有法律规定的或行政机关决定的法律效力,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都必须尊重和遵守。行政机关有实施行政行为的义务,行政相对人也必须履行行政行为规定的义务,而不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推诿或拖延。

2.公众决心

这意味着,即使一项行政行为被认为违法,在主管机关撤销或变更之前,行政相对人和其他人不能以任何借口否认其存在,必须认定其具有行政行为的效力。也就是说,只要行政相对人没有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主管行政机关作出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的决定,或者确认该行为违法,也没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作出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决定的,那么该行政行为即使违法,事实上仍然有效。

3.执行

这是指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有权采取一定措施实现行政行为内容的效果。行政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这种行政强制是行政机关依据职权行使的一种行政权力形式,不需要事先得到法院判决。

(3)行政强制行为的救济途径。

主要有两种方式:

1.行政救济

根据法律规定,行政相对人请求主管国家行政机关纠正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行为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追究责任。(行政复议)

2.司法救济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