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什么意思(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2022-07-16 17:56:03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什么意思,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什么是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反补贴和反倾销,分别指一国(进口国)针对他国的补贴和倾销所采取的反措施。

它不同于倾销补贴的行为主体和方式。倾销的主体是生产者或出口商,他们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式出口产品,从而对进口国的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补贴行为的主体是出口国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它们给予出口商优惠政策,给予特殊的经济或财政支持,从而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是针对倾销和补贴分别征收的特别税。

(2)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有什么不同

1、补贴的以下特点:

(1)补贴是政府行为。这里的政府不仅包括一般的中央政府及相关机构,还包括中央政府下属的各种机构,如国家、省和地方政府。此外,政府行为还包括政府代理人的行为和政府干预下的私人行为;

(2)补贴是一种财政措施。补贴应该是政府的财政干预,即公共账户支出;

(3)补贴必须给予受补贴方某些利益。协议中没有明确的“利益”定义。按照一般的理解,受益是指受资助方从一个政府资助的项目中获得一些它从市场上无法获得的价值或优惠条件。没有这种福利的赠款不构成补贴;

(4)补贴应由生产者或销售者获得。只有给予企业的补贴才能扭曲贸易,属于协定调整的补贴。

2.关于反补贴税程序的规定

书面请求:发起补贴调查的书面请求应由受补贴影响的产业或产业代表以书面形式提出。反补贴税

立案:反补贴调查机关可以应产业代表的书面请求或者根据其掌握的证据立案;

磋商:在发起调查前,调查机关应邀请涉及其产品的成员参加磋商,以澄清补贴事实,并达成各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调查:一旦调查机关认定相关证据足以立案调查,即可进行调查。调查的目的是确定补贴和损害的存在、数量和金额。

征收反补贴税:如果调查机关确认存在补贴,且符合相当数额的要求,并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进口国主管机关有权决定是否征收反补贴税及征收多少。

临时措施:自立案调查之日起60天后,调查机关初步确认补贴存在,且补贴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损害威胁。为了防止调查期间的进一步损害,有必要采取临时措施,征收反补贴税。

承诺:如果进口国政府接受出口商作出的下列承诺:

政府同意取消或限制补贴或反补贴税;

如出口商同意修改其价格,并使调查主管机关确信补贴造成的有害影响已经取消,则调查程序可以停止或终止,而不采取临时措施或反补贴税;

3.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区别。

1.措施针对不同的行为者。

倾销的主体是出口国的企业;补贴的主体是出口国的政府或其他机关。

2.这两个度量使用不同的对象。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