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方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2022-07-16 03:48:07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方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解读:根据国发[2008]10号文件,《试点方案》在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浙江省、山西省试点。在这些城市进行试点之前,必须先进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确定具体适用的事业单位,才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根据《广东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的内容,目前机构主要分为三类:1。行政机构;2.运营服务机构;3.公益事业单位。其中,只有公益类事业单位是《试点方案》适用的对象,其他两类事业单位,前者将被撤销并与国家机关合并,后者将改制为企业。

2.经营性服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制为企业后,改制前社保机构退休人员如何领取养老金?

解读:经营性服务机构本质上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机构。按照国发〔1997〕26号文件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后,仍按国家原规定发放养老金,同时执行养老金调整办法。

简单来说,改制前退休人员退休工资为2000元的,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从改制入社保后的第一个月起,标准不得低于2000元。今后养老金按社保规定调整,不再执行事业单位增加退休工资的规定。

国发〔1997〕26号规定不仅适用于《试点方案》城市,也适用于全国。

3.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怎么交?工资基数有限制吗?

解读: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一般不超过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

工资基数低于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按照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工资基数不得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300%。

在国务院没有出台新的文件之前,缴费工资的基数是按照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按照个人工资总额来确定的。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规定,工资总额包括计时(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实行结构化工资制度的工龄津贴)。

4.特殊情况下个人账户储存额可以提前支取吗?

解读:由于个人账户储存额只能用于个人养老,不能提前支付。参保人死亡的,其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5.依法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是什么?基本养老金的数额是如何计算的?

解读:根据工作时间的不同,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对象主要分为三种情况:(1)《试点方案》实施前的退休人员(简称老年人);(2)《试点方案》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简称中间人);(3)《试点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简称新人)。

第一种情况,《试点方案》实施前的退休人员(简称老年人)在《试点方案》实施后仍按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缴纳基础养老金,参加全国统一的基础养老金调整。也就是说,《试点方案》实施后,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社保机构领取的养老金不b

事实上,从《试点方案》的内容中可以明显看出,《试点方案》实施后,国家采取了完全保留退休人员原有待遇标准的政策。这与之前的国发[1997]26号文件一致,即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进入社保体系后,给予养老金。

第三种情况,《试点方案》实施后,参加工作且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以下简称新人),退休后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退休时,基本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月数。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一般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历年个人平均缴费指数系数退休当年在岗工作人员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乘积。比如一个工作人员当年的缴费工资是3000元,而当地上一年的岗位工资是2000元。其当年平均缴费指数系数为:3000元/2000元=1.5。之后用历年平均缴费指数除以缴费年限(精确到月)。历年平均缴费指数系数本人退休时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即为本人指数月平均缴费工资。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一般是指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时间的不同,按照规定的相应月份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后金额标准不增不减,直到我去世。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