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家乐福价格欺诈案例分析(家乐福价格欺诈)

2022-07-16 00:12:10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家乐福价格欺诈案例分析,家乐福价格欺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月26日,国家发改委(NDRC)公布了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低价标识和欺诈的部分典型案例。长春、上海、昆明等地的家乐福和个别沃尔玛因涉嫌价格欺诈、恶意伤害消费者,被国家发改委重罚。

对此,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低价竞标,高价销售”的行为是欺骗消费者,诱导其购买商品的恶意违法行为,在我国《价格法》和《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中是明令禁止的。消费者有权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寻求赔偿;相关商家应该承认错误,赔偿消费者的损失。这种欺诈行为极大地伤害了消费者的感情,损害了家乐福、沃尔玛等跨国零售巨头的声誉。

中国消费者协会原副秘书长、中国商品协会副会长吴认为,家乐福、沃尔玛等部分超市标价过低,存在欺诈行为。群众举报、媒体曝光,有关部门及时查处。反应很快,但远远不够。从已经发生的事件来看,这些商家是主观故意的,是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双倍赔偿。如果涉嫌欺诈的是食品,你有权要求10倍赔偿。涉案商家应公开道歉,赔偿消费者损失,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消费者提出赔偿,涉事商家也大多没有对“低价竞标,高价销售”的行为进行公开道歉。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认为,“虚假标价引诱消费者购买”是典型的商业欺诈。家乐福和沃尔玛是最早在中国安营扎寨的跨国商业企业,“天天低价”是他们的营销策略。一般消费者对这些大型商业企业的信任度很高,这些企业进行价格欺诈,隐蔽性更强,危害更大。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跨国商业巨头的声誉。这种行为还涉嫌不正当竞争,损害了其他合法商家的利益,值得高度警惕。

多数专家表示,过去“低价竞标,高价出售”的行为多发生在小企业。如今,跨国企业中价格欺诈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处罚标准威慑违法企业,执法不严,维权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这个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解决。(人民日报北京1月27日电/记者杜海涛)

延伸阅读:

沃尔玛为价格欺诈道歉

据新华社报道,27日,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对外界表示,就国家发改委认定的价格欺诈行为向受影响的顾客道歉,并将对问题案件进行严肃处理。

沃尔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已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深入核查,并积极妥善处理后续事宜。目前公司已要求所有门店进行自查。

同时,沃尔玛表示,将继续坚持定期内部自查,完善商品价格体系和标签管理,并积极开展培训。该公司目前的700名价格检查员还将坚持每周检查商店的商品数百万次,以确保公司价格管理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真的在家乐福遇到过一次。我记得是矿泉水。但是没怎么涨。那就算了。

@左左瞬间路人:

是的。好几次。有时候去前台,有时候几块钱。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