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影响就业的因素)

2022-07-14 12:56:18 来源: 用户: 

大家好,小律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影响就业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就业影响因素

影响就业的因素有20种。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影响由重到轻的顺序为:1。工作能力强;2.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验;3.认识自己,扬长避短;4.了解求职岗位的要求和特点;5.形象气质佳;6.学术水平高;7.良好的应用技能;8.更多就业信息;9.学校很有名;10.热门专业;11.学习成绩好;12.老师的推荐;13.朋友的帮助;14.亲戚的帮助;15.往届毕业生口碑好;16.学生干部;17.有就业地的户口;18.性别为男性;9.身为党员;20.送礼物买人情。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工作能力、实习经历、求职技巧等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最为重要。学校名气、热门专业、学术成就等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重要性一般,排在中间。亲友、党员干部、性别等与社会资本、政治资本、人口特征相关的因素最不重要。

求职状态

这项调查还调查了大学毕业生求职时的情况。统计结果表明:

择业意向:就业是每个毕业生一生中的大事。毕业生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一般会重视哪些因素?本次调查共涉及16个因素,按影响程度由重到轻排列如下:1。发展前景好;2.有利于施展才华;3.福利好;4.工作稳定;5.经济收入高;6、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7.工作单位信誉好;8.获得权力和社会资源;9.对社会的贡献;10.工作自由;11.工作舒适,劳动强度低;12、工作单位规模大;13.工作单位在大城市;14.专业对口;15、能兼顾亲友关系;16.能够解决户口问题。可见毕业生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和福利。

求职渠道:毕业生求职是一个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就业信息,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向相关单位发送求职信息。已确定单位者选择的求职渠道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排列:1。学校(含院系)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为34.0%;2.网络招聘信息为27.0%;3.父母亲戚介绍的信息占8.8%;4.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为8.1%;5.从企业收到的招聘广告占7.8%;6.在人才洽谈会上获得信息的4.7%;7.实习单位提供信息的4.4%;8.专门人才招聘信息刊物2.2%;9.从职业介绍所获得的信息为1.6%;10.新闻媒体上零散的招聘广告1.3%。[第页]

求职人数:在需要求职的毕业生中,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投出求职简历的公司平均为12.9家,接受过面试的公司平均为5.3家,表示愿意接受的公司平均为2.6家。进一步分析表明,求职单位的数量与求职成功率有关,成功的求职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已确定单位”的毕业生平均求职单位数为14.1个,“待就业”数为9.9个;参加面试的“已确认单位”毕业生为6.0人,“待录用”为3.8人;“已确定单位”的毕业生被录取单位数为2.9个,“待录用”为1.9个。统计还显示,“待就业者”存在“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求职费用:剔除求职费用总额小于0元和大于1万元的奇异值,2013年大学毕业生求职花费为1766元。其中,工作简历制作130元;交通费258元;招聘会入场142元;通信费170元;服装购置费313元;人情、礼品成本438元;其他相关费用349元。已经就职于事务所的求职者的求职总成本为1749元,而正在等待就业的求职者的求职总成本为1791元,这说明求职结果与求职成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求职过程中花费过多不一定能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
站长推荐